《自由時報》援引臺“國防部”高層官員的話說,解放軍持續(xù)在大陸東南沿海進行軍事部署及演訓,并部署性能良好的防空導彈,射程范圍早已能將臺空軍演訓空域涵蓋在內,不利臺軍機進行偵巡任務。為求充分掌握“敵情”動態(tài),臺軍方已調整UAV的 偵察任務范圍,由原本的臺灣東部及南部,擴充到臺灣西部的臺海空域,但對于是否會正式將UAV部署在西部基地,還要做進一步評估。報道還稱,臺軍的無人機 對大陸的偵察潛力已受到美軍關注?!蹲杂蓵r報》援引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臺軍方官員的話稱,美方對臺運用無人機現(xiàn)況表達高度關切,甚至曾在一項臺美高層軍事 會議舉行前,指名要求軍方加派UAV主管業(yè)務人員隨團赴美進行項目簡報。據(jù)稱,臺灣的戰(zhàn)略位置極佳,“UAV只要在西部基地一起飛,就可以偵察中國在東南 沿海的軍事動態(tài),美方雖有高精密的長程偵搜UAV,但畢竟成本太高、又具有政治與軍事敏感度,由臺灣軍方UAV執(zhí)行偵搜任務,占了地利之便。”
而《聯(lián)合晚報》報道稱,目前臺軍方 使用的各型UAV無人飛行載具為“中科院”自行研制生產。陸軍“戰(zhàn)術偵搜大隊”已在今年3月成軍,部署了8套“銳鳶”無人飛行系統(tǒng),包括32架飛行載具。 目前,以臺“中科院”研制的“中翔”、“天隼”系列為主。其中“中翔”目前有3個型號,可執(zhí)行晝夜偵察、監(jiān)視/目標跟蹤定位、電子戰(zhàn)等任務。其中最大的是 “中翔3號”,理論上可以飛越臺灣海峽執(zhí)行偵察任務,還可以作為防范導彈的早期預警系統(tǒng)。而“銳鳶”是原來的“中翔2號”?!蹲杂蓵r報》稱,臺軍的 UAV各項系統(tǒng)仍持續(xù)進行改進中,目前的UAV僅具有中短程的偵搜功能,未來將朝集“隱身、攻擊、偵搜、長程”于一身的目標努力,將可大幅減少飛行員因執(zhí)行任務而造成死傷的幾率。
對此,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陸軍事專家13日接受《環(huán)球時報》采訪時表示,目前臺軍裝備的無人機均為小型戰(zhàn)術型號,“銳鳶”無人機最大飛行速度 每小時180公里、最大滯空時間10小時、最大飛行半徑600公里、最高飛行高度4572米,有效載荷只有52公斤。各項性能遠不及中航公司展出的“翼 龍”無人機。臺軍無人機以攜帶光電傳感器為主,極少數(shù)可攜帶探測距離較遠的小型合成孔徑雷達,主要進行火炮校射等戰(zhàn)術偵察任 務。但是其光電傳感器以及小型合成孔徑雷達的偵察范圍十分有限,即便在臺灣海峽中線附近,也只能大致偵察大陸靠近海岸的區(qū)域軍事部署。如果偵察大陸縱深的 目標,必須穿越臺海中線,甚至飛到陸地上空才可能進行有效偵察。這將是嚴重的軍事挑釁行為,雖然不會有飛行員被擊落的風險,但政治風險很大。而且這類無人 機時速慢,不具備隱身功能,生存力較低,一旦越界基本難逃被擊落的后果。更重要的是,從近些年公布的情況看,大陸現(xiàn)有以及在研的無人機從數(shù)量到質量都遠非 臺軍可比。臺軍實在不應該用無人機來挑釁大陸。(張亦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