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法律和倫理上備受質疑的無人機“殺人游戲”
作為實現(xiàn)美軍長久以來一直追求的“零傷亡”的首選武器,美國自詡其無人機以超高的效費比倍受青睞,使恐怖分子談其色變。美國有三個互不相同的無人機項目,其中一個由五角大樓運行,為政府公開承認的項目,軍用無人機在阿富汗、伊拉克等公認戰(zhàn)區(qū)運行,目標是駐扎在當?shù)氐臄耻姴筷?;另外兩個是由中情局及軍方的聯(lián)合特種作戰(zhàn)司令部執(zhí)掌的機密計劃,其目標是世界各地的恐怖主義嫌疑分子,包括那些美軍部隊沒有建立基地的國家。該計劃被列為機密,情報界拒絕向公眾提供任何相關信息。
出于政治和經(jīng)濟方面的考慮,奧巴馬并不愿意出動大量地面部隊發(fā)動新的戰(zhàn)爭,而且“捕食者”無人機計劃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不受地域限制并且由國家授權的致命性殺傷武器,由于其保密性,即使殺害了許多平民,也沒有相應的責任追究體系對其問責。因此,奧巴馬執(zhí)政以來,擴大了無人機的使用范圍和使用率。大量使用無人機進行暗殺行動成為奧巴馬政府反恐戰(zhàn)略的標志性政策。
無人機成為“反恐主角”已是公開的秘密。盡管戰(zhàn)術上大獲成功,但無人機風光的背后卻難掩巨大的隱憂。對美國而言,定義誰該殺、誰不該殺很困難。依照布魯金斯學會的統(tǒng)計,無人機“每打死一名武裝人員,就有10名或更多平民喪生”。可見,所謂的“零傷亡”只是單方面維護美軍,而無視當?shù)責o辜平民的生命。
美國海軍學院教師迪沃爾注意到:“一邊是無人機襲擊造成的大量死傷,一邊是血淋淋地割開一個人的喉嚨,前者給人的沖擊往往要小得多。”但是,她補充說:“機械化的殺人仍然是殺人。”“殺人如電玩”式的誘人魅力,往往會使人認為無人機暗殺行動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美國人似乎就不再傷兵損將了,而且也不用承擔政治及道德的后果。幾乎所有受害者都沒有露臉,爆炸所造成的損失也“眼不見、心不煩”,媒體嚴禁入內,世界廣大民眾也無從得知無人機戰(zhàn)略背后的冷血和荒唐。
彼得·W·辛格(Peter W. Singer)出版了自己的著作《連線戰(zhàn)爭》,書中描述了有關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機器人的變革,他認為無人機科技的“誘人魅力”令人擔憂,因為它會讓人們覺得戰(zhàn)爭是可以不付出任何代價的。脫離了巴基斯坦現(xiàn)實中的炸彈襲擊,美國人似乎就不再傷兵損將了,而且也似乎不用承擔政治及道德的后果。幾乎所有受害者都沒有露臉,爆炸所造成的損失也“眼不見、心不煩”。在加沙地帶,以色列軍隊對哈馬斯士兵的定點殺戮卻有詳細記錄,一清二楚地說明了間接傷亡、平民傷亡可能會很嚴重;相比之下,在巴基斯坦,大部分部落地區(qū)都嚴禁媒體單位進入。因此,人們看不到正在執(zhí)行攻擊任務的無人機視頻,被公布出來的也只是少量“捕食者”無人機攻擊后的即時場景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