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英特爾無人機,終于要在 IDF 起飛?)
在進入智能手機的世代之后,英特爾一直都很郁悶。
愛范兒(微信公眾號:ifanr)早前就曾提到英特爾失去手機芯片的市場,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x86 芯片的特性。故此,英特爾在錯失了這十年的科技業(yè)黃金時期后,痛定思痛,提早在新興市場布局。
在本年 4 月的深圳 IDF ,英特爾就已展示他們對無人機的想法:結合 x86 芯片 + Realsense 傳感器技術 + 5G 聯(lián)網(wǎng)能力,那就是新平臺“Aero”。
Aero 平臺無人機
目前市面上由芯片公司提供的無人機方案,除了是英特爾的 Aero 之外,還有高通 (Qualcomm) 的 Snapdragon Flight 平臺、華為 (Huawei) 的海思芯片、以及英偉達 (Nvidia) 的 Jetson TX1。
而英特爾在最近的 IDF 里,把基于 Aero 平臺的產(chǎn)品拿出來:他們在 Click.intel.com里已開放 Aero 平臺套件的預購,由單純的無人機開發(fā)平臺主板 Aero Compute Board、到用于無人機的計算機視覺套件 Aero Vision Accessory Kit、以至最重要的產(chǎn)品: 英特爾 Aero 平臺的“到手即飛”無人機 (Intel Aero Ready-to-Fly Drone)(上圖)。
相比起傳統(tǒng)無人機公司的開發(fā)平來說,高通和華為等芯片公司,主要是提供了一個 SoC 芯片模塊,并提供一套 SDK 開發(fā)者套件和一堆 API 接口。簡單來說, 這些平臺就除了提供強大的芯片,提供了開發(fā)工具,讓開發(fā)者在研發(fā)時能更容易接入更多新功能 (下方視頻)── 據(jù)知不少無人機廠商也是沖著這些開放接口,而采用上述平臺。
同樣地,英特爾的 Aero 無人機的 Aero Compute Board,提供了比 SoC 更強大的芯片、也提供了更多、更新穎的功能接口:它本身預載 Linux Yocto 嵌入式系統(tǒng),配備凌動 (Atom) 的 x7-Z8700 處理器和 4GB LPDDR3 內存,并備有 USB 3.0、micro HDMI 1.4b、M.2 SSD 接口等等。
來自英特生態(tài)鏈的平臺
而且,英特爾的 Aero 無人機提供的是更完整的方案,重點是一堆“即插即用” (Plug and Play) 的套件,包括:開源飛控 PX4、英特爾自家的的RealSense 套件、LTE 模塊套件,更重要的是空域信息平臺 AirMap SDK 開發(fā)套件。
根據(jù) Techcrunch 的說法,AirMap 本身是大疆及 3D Robotics 的合作伙伴,能實時反饋無人機使用的低空區(qū)域信息,包括飛手、應用開發(fā)者,以致機場和監(jiān)管機構(下圖)。
從 AirMap 就可以看到,英特爾的 Aero 無人機強大之處,就是他們透過這幾年內來產(chǎn)業(yè)內的布局,提供龐大的生態(tài)鏈,吸引開發(fā)者支持英特爾。我們在英特爾的網(wǎng)站里(下圖),除了找到 AirMap 之外,他們也收攬了著名飛控開發(fā)商 Ascending Technologies、航空傳感器數(shù)據(jù)處理公司 PrecisionHawk、商用無人機操作系統(tǒng)開發(fā)商 Airware 等。
事實上,愛范兒先前就轉引了資深媒體人林紫玉的說法,英特爾在生態(tài)構造上已經(jīng)領先于高通:
在云計算、AR、無人機,IoT 等,英特爾基本都收購了一批有特點、有技術和市場的公司作為自己產(chǎn)品、技術的打手,形成技術+資本+市場的整合和聯(lián)合運作推廣。
簡單來說,與其說英特爾 Aero 是個開發(fā)平臺 (Platform),不如說是一個整體的開發(fā)方案 (Solution), 開發(fā)者能直接在 Aero 無人機上更簡單、更無痛的方式來開發(fā),藉此吸引更多的開發(fā)者支持英特爾。
無人機界別的 iPhone 斗 Android?
然而,英特爾的無人機戰(zhàn)略也不是毫無弱點:英特爾處理性能雖然強,平臺的整體性也更好,但缺乏 SoC 仍然是最大的死穴。
有業(yè)內人士向愛范兒表示,Aero Compute Board 的體積雖小(上圖),但仍遠比 Snapdragon Flight 更大(下圖是零度智的 DOBBY 所用的高通平臺底板),而且成本也更高,所以也不怎樣適合與高通平臺來相比。 消費級無人機對體積、重量以及價格還是比較敏感的,相對而言,專業(yè)市場對于英特爾來說可能更適合──誠然,在英特爾的一眾合作夥伴里,絕大部份均屬專業(yè)界別。
也許英特爾真的對手真的不是高通或華為,而是大疆于早前推出的的專業(yè)開發(fā)者平臺:經(jīng)緯 Matrice 100(簡稱 M100)。相比起英特爾的 Aero 方案來說,M100 的完整程度更有過之而無不及:同樣提供了整機的方案,同樣有 Guidance 計算機視覺傳感器;但大疆更可配備自家的 N1 飛控、自家的 Lightbridge 實時圖傳、自家的相機、自家的 E800 動力系統(tǒng)……但兩者最大的不同是:
大疆提供的整套方案都是自家提供,也為了自家的機器而開發(fā);這樣我們就能理解到:為什么大疆被視為無人機界別的蘋果。
而英特爾一開始就采用了不同公司的方案,并配搭了由“無人機界別 Android” ── 3D Robotics 開發(fā)的 PX4 開源飛控,并讓不同公司圍繞著英特爾的平臺開發(fā)。
兩者的目的并不相同
雖然如此,大疆的 M100 與 Aero 平臺的差別,就是 M100 無縫能使用自家的機載電腦妙算(Manifold) (搭載英偉達 Tegra K1 及 Ubuntu 操作系的嵌入式機載電腦)之外,還能與其它家的機載電腦配搭。例如復旦大學就曾以 M100 配合英特爾處理器,開發(fā)監(jiān)察違例泊車的新功能。
換言之, 大疆并不在意你用怎樣的計算平臺,只希望開發(fā)者能透過 M100 開發(fā)平臺(下圖),為大疆無人機開發(fā)各種新的硬件配套、或是各種功能的新應用。
但是英特爾的 Aero 平臺,就全部內建英特爾自家 x86 凌動芯片,也默認使用英特爾自家的 RealSense 套件。業(yè)界人士表示 英特爾推出 Aero 的主要目的,是想透過生態(tài)系統(tǒng)來推廣自家的 x86 無人機芯片和 RealSense 套件。
問題是 大疆的 M100 開發(fā)平臺、及 Guidance 計算機視覺套件,已被證實是個很成熟的平臺,愛范兒主筆 Odin 也親身見識過 M100 那種一體化的穩(wěn)定性。但英特爾的 Aero 平臺雖然在先前的“百臺無人機之舞”表演里大出風頭(上圖),但在仍然未有實際產(chǎn)品現(xiàn)身。
而且,自使用英特爾 RealSense 套件的 Typhoon H 在 CES 的精彩表演(下方視頻),后來被指是作弊開始,也隨著產(chǎn)品多次跳票, 坊間對 RealSense 在無人機上的質疑仍然不絕于耳。
RealSense 仍需要證明自己
可是,Yuneec Typhoon H 的 RealSense 版本將會在北京時間 8 月 19 日正式推出,愛范兒(微信公眾號:ifanr)也獲邀親身見證 RealSense 的實力。 但如果 Typhoon H 的自動避障能力,真的能如 CES 所展示的一樣,這難免會對大疆的平臺帶來不少的威脅。
雖然到目前為止,英特爾也沒有更詳細透露有關 Aero 平臺進一步的資料,我們也不知道在 Aero 平臺上開發(fā)的接口是否足夠、開發(fā)過程是否簡易。但英特爾的平臺底板 Aero Compute Board 僅售 399 美元、計算機視覺套件 Aero Vision Accessory Kit (連機架) 為 218 美元。但大疆的 M100 平臺,售價為 3299 美元,而 Guidance 套件要 999 美元。
英特爾雖然沒有也沒有公布 Aero Ready-to-Fly Drone 無人機的詳情,但它的體積看似更小、承載力也較低,不像是一臺超過 2000 美元的開發(fā)用無人機。
相比起來,Aero 最少在價格上占了優(yōu)勢,目前剩下的關鍵是:RealSense 能不能證明自己在無人機上面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