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翼龍無人機要上航母,起降問題怎么解決?)
艦載無人機的用途
本周五,有網友在衛(wèi)星照片中發(fā)現(xiàn),位于遼寧興城的中國航母艦載機訓練基地里,此前剛剛布置完畢的兩條彈射器跑道附近,出現(xiàn)了一架展弦比不小的無人機。根據(jù)照片推測,這架無人機翼展在16米左右,機身長接近9米。
由于衛(wèi)星圖片不甚清晰,我們甚至無法分辨這架無人機使用的我螺旋槳還是噴氣式動力系統(tǒng)。而16米翼展9米機長的尺寸在我國的無人機型號中又太過常見,本屆珠海航展上實體展出的“翼龍1”、“翼龍2”、“云影”等幾款無人機,以及在珠海航展上以模型狀態(tài)展出的“翼龍1D”無人機,在尺寸上都和這個要求大差不差。因此盡管“翼龍1D”的尺寸相對來說最接近,但這時候就下結論說這架無人機就是“翼龍1D”,未免給人一種硬點的感覺。
僅憑不清晰的衛(wèi)星圖片,想要從紛繁復雜的我國無人機系列中辨認出到底是哪個型號的無人機要跑去航母,這個難度略大了點
不過作為中國海軍專門的艦載機訓練基地,在這里出現(xiàn)一架無人機顯然不是隨意路過或者是圍觀的吃瓜無人機。在這里出現(xiàn)的無人機,雖然無法確定其具體型號,卻可以證明海軍正認真地考慮未來在航母上裝備無人機,且很有可能是要通過彈射器彈射起飛。畢竟很多無人機都是在地面上用固體火箭發(fā)動機“零長彈射”起飛的,彈射器的加速度,對它們來說是可以承受的。
當然,理論上無人機也是可以通過滑躍甲板自行滑跑起飛的。畢竟根據(jù)美國海軍工程實驗中心在2005年的實驗中,即便是E-2級別(25噸)的大型預警機,在25節(jié)甲板風的幫助下,也可以在165米左右的跑道上滑躍起飛,更小的無人機在理論上“只要功率夠”,也能夠實現(xiàn)短距起飛。
不過目前大部分的長航時無人機都是使用大展弦比機翼和小功率活塞發(fā)動機的型號,地面起飛滑跑距離要1000米,想要在艦上滑躍起飛,就必須對這些飛機進行改進,通過換裝更大功率的發(fā)動機和修改起飛控制系統(tǒng),甚至可能增加起飛火箭等種種方式,讓無人機適應這種起飛模式。
比起起飛,無人機著艦顯然是難度更大的問題。對中國海軍而言,傳統(tǒng)的艦載無人機里除了無人直升機可以遙控著艦外,其他的無人機大多數(shù)是輕型的靶機,基本不需要考慮艦上回收。就算有,也只要使用繩網“捕獲”即可。但是好幾噸的大無人機著艦自然不能那么草率,特別是航母有那么大的飛行甲板做保障,像普通艦載機一樣進行著艦應該是比較合適的。畢竟無人機的著陸速度比一般戰(zhàn)斗機低得多,無論是使用傳統(tǒng)的光學輔助遙控著艦還是先進的自動著艦系統(tǒng),無人著艦的難度都不會太大。
目前從公開論文來看,我國無人機著艦主要研究的方向還是光學輔助遙控,其實際部署方式則是用一套安裝位置看起來更像是與普通艦載機著艦透鏡相反的光學引導著艦系統(tǒng),引導地面控制人員將無人機準確降落。
那么問題來了,為航母配一款無人機,是要他到公海上去查打一體反恐鎮(zhèn)暴嗎?
這樣想顯然不太合適,畢竟出現(xiàn)在興城的無人機依然是傳統(tǒng)的慢速無人機,這種最大速度不超過500公里/小時的無人機雖然續(xù)航時間很長,但對于突破嚴密的防空網進行近距支援或者遠距離遮斷都不太合適,其太慢的飛行速度也讓殲-15與其協(xié)同執(zhí)行攻擊任務難度重重。
其實這些問題,更早運用無人機作戰(zhàn)的美國海軍也全部考慮過,因此它們最后另請高明,去研制飛翼式高亞音速隱身無人機去了。而對中國海軍而言,低速的無人機很可能有別的用處。
X-47B無人戰(zhàn)機在美軍最近的選型中前途堪憂,美國海軍很可能重新選擇一款用于加油的無人機
本屆珠海航展上,中航工業(yè)成飛的戴川副所長在接受采訪有關無人機上航母的問題時曾經表示,中國航母在進行體系構建時,一定會有艦載無人機的地位,無人機就是為了彌補體系短板,提升體系能力,它最大的用途就在這里。而談起中國航母的體系短板,恐怕大多數(shù)人都會想到沒有固定翼預警機這一項。